我省目前已进入冬季,正处于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季节,该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学校和托幼机构主要的传染病之一。自11月份以来,我省报告多起流行性腮腺炎的聚集性疫情。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主要临床特征。
该传染病的传染源包括患者、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较长,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约两周内具有高度传染性。本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也可以传播。学龄儿童易感高发,90%以上的病例为1~15岁的少年儿童,尤其是5~7岁儿童发病率高。
冬春季节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季节。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为14~25天,平均18天。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表面发热肿痛,皮肤发亮,张口或咀嚼时疼痛加剧。该病的并发症主要有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和心肌炎等。
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特别要强调三点:一是要加强疫情的发现和报告工作。学校、托幼机构要重视早期疫情的及时发现和报告,严格执行每日的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学生病因追踪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一旦发现有腮腺肿大等流腮可疑病人,应立即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报告,并且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蔓延。二是要加强对学校传染源的管理。学校教室、宿舍等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发现学生有发热、出疹、腮腺肿大等情况,及时发现和医治,确诊的病人必须立即进行隔离治疗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时间约1-2周);对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要密切观察和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对有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学校,必须指定专人坚持定期对教室、宿舍等学生聚集地进行消毒处理,并做好消毒记录,要求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的班级停止与其他班级的交流活动。患病学生待腮腺肿胀消退后返校时必须有医生诊断证明方可返校上课。三是做好腮腺炎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对易感儿童开展流腮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腮最经济、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建议儿童家长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开展自费接种,以建立有效的流行性腮腺炎免疫屏障,防止出现聚集性疫情。
因此,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期和潜伏期均比较长,传染性很强,容易在校园内暴发流行,需引起高度警惕!患者应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居家休息,未痊愈不要来学校;患者在症状出现前就已有传染性,因此预防的重点是接种疫苗,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预防效果较好;注意室内常通风消毒,搞好个人卫生。